观点 | 【光明日报】藤依舒:引导国际青年体会汉字魅力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团队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对外发声,持续开展中国国际传播领域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6月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专版《让世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刊发高研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藤依舒署名文章《引导国际青年体会汉字魅力》。

文章全文如下:

滕依舒发表文章.jpg

引导国际青年体会汉字魅力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藤依舒

【一线讲述】

       让中国形象具有亲和力,有助于向世界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近8年来,我们团队的青年学者一直关注不同国别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通过跨国实证调查提出国际传播对策。从整体来看,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内容传播效果最好,但不同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诉求和中国印象的认知差异很大。比如,发达国家青年更希望了解中国哲学等内容,新兴市场国家的青年则倾向于通过流行文化、影视、旅游了解中国。

       中国智慧蕴藏在历史积淀的文化中。如何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值得关注。比如,我们在做“文化走出去”国别政策研究时发现,英、法、美、日等国均以国家战略高度制定对外传播战略,并配合语言教育、留学、学术资助或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文化传播对于立体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人”并不意味着直接照着传统典籍开讲,使用当代、流行、国际化的语言可能更有效。我们团队从2015年开始创办“汉字之美”国际文化传播项目,邀请全球青年参与汉字设计比赛,组织汉字创意设计作品走进联合国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巡展,引导国际青年体会汉字的神奇魅力。

人人参与才能展示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愿继续投身国际传播研究,寻找“一国一策”的精准传播方法。


      原文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06/09/nw.D110000gmrb_20210609_7-08.htm

     http://share.gmw.cn/news/2021-06/09/content_34909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