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语言学能:拓展研究范畴”国际圆桌论坛

2019年11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承办的语言学能国际圆桌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波兰、奥地利、土耳其、瑞典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此次论坛设有六场主旨报告、六场特邀报告、六场特色报告,邀请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Niclas Abrahamsson教授和Kenneth Hyltenstam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Peter Skehan教授,美国圣约瑟夫山大学Richard Sparks教授、澳门大学王闯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Patrick C. M. Wong教授为本次论坛进行主旨发言。

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院罗少茜教授的主持下开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傅爱兰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Peter Skehan教授分别为大会致欢迎词。

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主持开幕式

傅爱兰教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办学目标及发展规划战略,指出珠海校区“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会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语言服务,打造语言学跨语言、跨学科发展的国际化平台,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成果。Peter Skehan教授表达了对会议内容的期待,重申了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他强调本次论坛对于拓展语言学能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在国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语言学能研究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傅爱兰教授和Perter Skehan教授

  此次论坛以“语言学能:拓展研究范畴”为主题,旨在加强语言学能前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沟通。大会共设4个分议题,与会专家从神经科学、语言学能理论与测试开发、工作记忆和教育心理学等四个不同的视角审视了语言学能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实证研究。

“神经科学”是这次论坛关注的重点之一。香港中文大学Patrick C.M.Wong教授论证了生物差异性和语言学习差异性之间的联系,进而探讨了“个性化学习”对优化语言学习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丁国盛教授、德国莱比锡马普研究所(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的 Sabrina Turker博士分别聚焦儿童第二语言阅读的神经缺陷以及神经标记与语言能力之间的联系,展示了神经科学在语言康复与语言能力测试方面取得的新发现。香港中文大学蔡振光博士则报告了“结构启动作为语言学能”的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Patrick C.M.Wong教授

“语言学能理论与测试”这一议题共有3位主旨发言人报告其最新研究结果。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双语研究中心的Niclas Abrahamsson教授和Kenneth Hyltenstam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分别讨论了语言能力在天赋性、对二语习得的预测力上受到的新挑战和语言学能对于多语言使用者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Peter Skehan教授从三个基本维度对当前语言学能测试进行审视,探讨了现有方法的重点与局限,从而指出在新的研究背景下,有必要开发更大范围的语言学能测试。密歇根州立大学Daniel Reed博士梳理了当代语言学能测试近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赵海永博士报告了有关LLAMA和中国外语学能测试效标关联效度验证的研究。由于身体原因而无法到场的英国Swansea University的Vivienne Rogers博士通过视频汇报了LLAMA学能测试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并预祝此次学能论坛成功举办。

斯德哥尔摩大学Niclas Abrahamsson教授

 斯德哥尔摩大学Kenneth Hyltenstam教授

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Peter Skehan教授

工作记忆是语言学能拓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华中科技大学雷蕾教授针对依存距离是否也倾向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最小化的问题,调查了一个历时数据集中依存距离可能发生的变化。澳门理工学院温植胜博士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和分块的工作记忆整合理论。土耳其Bogaziçi University的Gulcan Erçetin教授和Şebnem Yalçın博士就外语环境中,工作记忆、语言能力和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波兰Pomeranian University的Adriana Biedroń教授和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的Mirosław Pawlak教授就语言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重庆大学常鹏云博士从CDST的角度探讨了学习者个体差异变量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

 

美国圣约瑟夫山大学Richard Sparks 

教育心理学是语言学能理论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重点。美国圣约瑟夫山大学Richard Sparks的研究发现高、中、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读写能力和二语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马里兰大学Amelia Lambelet博士调查了成人和儿童移民成功学习英语的因素,即认知能力(能力倾向、工作记忆)和情境—情感因素(暴露、焦虑)。中央财经大学张润晗博士探讨了二语学习始学年龄、语言分析能力、学习者信念、动机与第二语言内隐知识之间的关系。澳门大学王闯教授探讨了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写作自主学习策略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专家们的分析,对今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启发意义。


澳门大学王闯教授

Peter Skehan教授为此次论坛做了总结。他代表论坛组委会,首先对论坛组织者、与会专家和志愿者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论坛顺利完成了所要讨论的四大议题,与会专家学者汇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启发了语言学能研究思路、开阔了研究视野,对于研究语言学能测试工具、促进语言学能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最后傅爱兰教授和温植胜博士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下一次相聚发出了邀请。


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再次相聚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