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分论坛 “文化传承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顺利召开。此次分论坛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全球化中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以下简称“传统文化中心”)联合举办。
论坛由非遗中心负责人张明远教授主持。全球化中心负责人薛晓源教授,传统文化中心负责人李山教授分别带领本中心学者出席论坛。
分论坛首先以非遗中心色音教授的报告《民族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蒙古式摔跤搏克为例》拉开序幕。他从传统体育和非遗传承视角切入,探讨在非遗语境下,蒙古式摔跤搏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与时俱进地规范化发展。
全球化中心薛晓源教授的报告《全球化与数字全球化》首先将“全球化”一词的来源进行深度梳理,提出这一词的高频率出现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学习,其背后隐含了复杂的经济交往、多维度的社会联系和深度的文化活动,同时提到中国在全球化治理历程中从被动角色逐渐转为主动参与者。全球化带来经济飞速发展影响的同时也将世界转化为风险共同体、危机共同体,在这种语境下如何研究全球化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中心的David Bartosch教授发表题为《Tran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modern philosophies as a form of global spiritual heritage protection/作为全球精神遗产保护的前现代哲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报告,他梳理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遗产三个概念,并辅以东西方不同文化举例。他重点强调精神遗产的重要性,并以欧亚大陆文化传播发展为例,指出精神遗产思想的传播产生出新的文化实践,强调即使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载体不存在时,精神思想遗产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中心的李晓进副教授发言主题为《岭南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他介绍了岭南文化的地理环境对早期岭南地区人口迁移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包括温和“叛逆”的精神品格、多元并存的“杂交” 优势以及深入骨髓的“商业”基因。
非遗中心博士后芮子晶的报告题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活态传承》,她对音乐类非遗学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音乐类非遗从民间语境进入城镇或城市化校园语境,不但在表演语境上发生变化,其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现象。
非遗中心博士后张超雄的报告题为《发展人类学视野下的非遗研究与实践》,重点强调发展人类学视野下的非遗研究的三个方面,包括话语体系、地方性知识以及多学科互动论。
传统文化中心的韩成艳副教授在《非遗整体性保护:从概念到实践》报告里提出关于非遗保护的整体性的重要性,强调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内涵为注重非遗项目的完整性,要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相结合。
全球化中心的彭蓓博士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音乐遗产保护-在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报告里结合了自己在德国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工作的经验,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音乐研究和音乐遗产保护的思考。
传统文化中心的邬志伟副教授作了题为《菊坡学派与岭南文化》的报告,她分别从崔与之与菊坡学派的开创、菊坡学派与岭南书院讲学以及菊坡学派与岭南诗词创作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传统文化中心博士后冯先思在《开成石经与雕版印刷》报告里指出《开成石经》所确立的汉字规范是宋代雕版印刷文字规范的基础,他探讨了唐代文字规范如何影响雕版印刷等问题。
传统文化中心的李山教授最后对分论坛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各位学者的精彩报告表示高度称赞,并对交叉学科这一议题表示肯定。他认为此次分论坛的主题适应了学科研究的发展潮流,对今后各个领域的研究合作大有裨益。
非遗中心高丙中教授在上午的主论坛发表了主题为“新文科与交叉学科的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学术人才培养的文理二分和各个基础学科的画地为牢造成了中国社会科学的诸多发展问题,交叉学科的倡导是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策略。他以人类学、民俗学和非遗研究的相关探索经验为基础,对交叉学科的实践进行反思,建议用新文科的概念,重新塑造中国的学科体制,新文科的建设一是打破文理二分,二是突破学科等级体制,三是打破严格的单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