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学科前沿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资源与语言教育”分论坛成功举办

11月24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主办的202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学科前沿论坛正式开幕。同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和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资源与语言教育”分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在木铎楼A302顺利举行。分论坛由语言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行教授和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吴晔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珠海校区的知名学者受邀做学术报告,校内外相关领域教师、博士后、博士生共同参会。与会学者、师生就历史语言学、语料库开发与应用、语言习得、自然语言处理等研究领域的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20211126163789573874007523.jpg

复旦大学东亚语言研究所潘悟云教授介绍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关系语素切分,进而实现历史语言学领域内同源词及语言系属的判定。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范俊军教授结合《现代粤语词典》的编纂工作,探讨语言大众词典及媒体融合语料库的建设问题,并强调开发基于语料xml标注的自生成语料库工具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文学院冉启斌教授从Swadesh词表中筛选出60个基本核心词,调查了世界50种不同语系语言中的相应表现形式,构建起相关概念的大型语义网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贾媛研究员以新疆地区维吾尔语母语者学习汉语,以及方言区汉语母语者学习英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为例,说明比较母语和目标语语音参数表现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闵勇副教授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社交机器人开发中的应用现状,指出该技术的深入应用可以推进社交机器人在研究中的使用场景和深度,为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张昊迪博士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相关任务、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语言学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交叉融合大有前景。

本次交叉学科前沿论坛和“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资源与语言教育”分论坛的举办,为不同学科背景的与会学者提供了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学科的交叉、碰撞与融合也为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资源与语言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