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学博士,专长于开发和运用大型数量经济模型研究资源环境交通政策等应用经济问题,包括投入产出、可计算一般均衡、计量经济和综合评价等模型。曾先后在荷兰蒂尔堡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朴茨茅斯大学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从事应用研究工作,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2010年归国以来,作为外籍特聘教授,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中英文课程,出版了专著《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初级教程》,同时还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在宏观经济系统模拟与预测以及绿色增长与转型这两个领域。
主讲《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Managerial Statistics》(全英文课程)、《组织理论国际经典文献阅读》(双语课程)、《数量经济方法与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研究》等课程。
研究领域
理论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及产业经济学,资源、能源及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海洋经济学,交通经济学,绿色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含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区域与产业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政策,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管理政策,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技术进步与创新,可持续发展,绿色增长)
数量经济学(含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管理或运筹学。具有独立开发大型全规模模型的能力与经验: 包括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规划优化模型, 及综合评价模型
学习经历
1993-1997,博士生(数量经济学),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学位获得于1999年四月
1987-1990,硕士生(应用统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经济学硕士学位获得于1990年
1981-1985,本科生(统计学专业), 辽宁大学计划统计系,经济学学士学位获得于1985年
工作经历
自2014年3月起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5月至2010年2月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海洋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负责欧盟第五、第六框架课题的研究工作
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间任益百利国际资讯方案公司英国总部商务战略部高级经济学家
2001年9月至2005年9月间在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及经济学院任研究经济学家
1999年10月至2001年7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系能源、环境和交通研究组任高级研究员
2001年夏访问位于奥地利的国际应用系统研究院 (IIASA), 为该院的“中国土地利用及土地变化”课题提供咨询
1998年1月至1999年9月访问研究员/博士候选人,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
1997年7月至1997年12月 荷方代表兼财务经理, 扬州贝勒国际金属机械制造公司, 中荷日合资企业
1993年1月至1997年6月 研究与教学助理(博士生), 荷兰蒂尔堡大学计量经济学系及经济研究中心. 协助导师教授高级微观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1992年12月至1990年8月讲师, 中央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系,讲授统计学及投资统计学
1985年8月至1987年7月助教, 辽宁大学计划统计系,讲授统计学及基建统计学
代表著作
近三年已发表的书刊
潘浩然(2016),《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初级教程》,专著,中国人口出版社。
代表性成果简介:
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即CGE模型在国际贸易、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资源环境等政策评估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关于CGE,在国际经济学学界,已经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教科书。而在国内,中文的相关教材并不多见。潘浩然教授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建模初级教程》一书与其他相关中文教材相比,有大量详细的模型细节的处理,特别是包括大量相关的GAMS程序。这对初学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学习者而言,仅仅了解CGE的理论框架还远远不够,CGE是非常讲究操作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各个模块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潘教授的这本书是国内CGE方面最具操作性的一本,而且对于其他运用CGE的经济研究者来说,此书也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工具书,书中的一些程序稍加修改就可以直接运用。书中对跨期动态模型和递归动态模型有明确而细致的介绍,这在一般的介绍CGE的书中并不多见,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代表论文
关成华、潘浩然、白英(2019),《绿色企业评价指南》,经济日报出版社。
潘浩然、林晓言(2019),《发展可持续的北京城市交通体系》,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潘浩然(2019),北京未来的交通: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林晓言等主编《中国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Haoran Pan, et al(2019),Sustainable Fishery Policy for Thailand Gulf: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SSCI, 第一作者)
张博、刘庆、潘浩然(2016),混合碳减排制度设计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
北师大经资院等(2016),《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负责撰写其中的绿色企业篇)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2016),《2016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参与者之一)
潘浩然(2015),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新态势,齐物论,第1卷,第1期。
贺小莉、赵坚、潘浩然(2014),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华东经济管理, 第12期, pp 45-49, 2014/12/1。
贺小莉、潘浩然(2013),基于PSTR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3卷,第12期。
Wang, Y., J. Hu, H. Pan, S. Li and P. Failler (2016). An integrated model for marine fishery management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Linking socio-economic systems and ecosystems. Marine Policy, Vol. 64, pp 135-147. (SSCI)
Weibin Lin, Bin Chen, Lina Xie, Haoran Pan: “Estim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nsport Modes in China Using DEA”, Sustainability, 2015, 7(4): 4225-4239. (SSCI)
He, X., H. Wang and H. Pan (2014). Energy Consum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mperatur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STR Model,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 9, No. 4.
Failler, P., H. Pan, A. Thorpe and R. Tokrisna (2014). On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Fishing Effort Regulation: Measuring Bottom-Up Fish Harvesters’ Economy-Wide Contribution. Natural Resources, 5, 269-281. doi: 10.4236/nr.2014.57025.
Warren, R. (lead author),de la Nava Santos, S., Bane, M., Barker, T., Barton, C., Ford, R., Fuessel, Hans-Martin, Klein, Rupert, Linstead, C., Köhler, J., Mitchell, T., Osborn, T.J., Pan, H., Raper, S, Riley, G., Winne, S., and Anderson, D. (2008)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Integrated Assessment System (CIAS), a multi-institutional modular integrated assessment approach for modelling climate change, and of SoftIAM, its supporting software’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5: 592-610. (SCI)
H. Pan and J. Köhler (2007).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nergy systems: learning curves, logistic curves and input-output coefficients. Ecological Economics 63, pp. 749-758. (SSCI)
P. Failler and H. Pan (2007). Global value, full value, societal costs; capturing the true cost of destroying the marine ecosystems, with,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special issue. (SSCI)
New lessons for technology policy and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 for innovation, with J. Köhler et al. Climate Policy, Vol. 7, No. 2, pp. 156-161, 2007. (SSCI)
J. Köhler, T. Barker, H. Pan and D. Anderson (2006). Combining Energy Technology Dynamics and Macroeconometrics: The E3MG Model. Energy Journal, special issue. (SSCI)
T. Barker, H. Pan, J. Köhler, Rachel Warren and Sarah Winne (2006). Decarbonizing the global economy with induced technological change: scenarios to 2100 using E3MG. Energy Journal, special issue. (SSCI)
H. Pan (2006). Dynamic and endogenous change of input-output structure under specific layers of technolog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Vol. 17, Issue 2, pp. 200-223.
Th. ten Raa and H. Pan (2005).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 Regional Science & Urban Economics, Vol. 35, Issue 6. (SSCI)
H. Pan (2005). The cost efficiency of Kyoto flexible mechanisms: a top-down study with GEM-E3 world model.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Vol. 20. (SCI)
H. Pan and D. Van Regemorter (2004).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early action before Kyoto compliance. Energy Policy, Vol. 32. (SSCI)
潘浩然(1991),中国投入产出分析的困境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No. 2。
潘湘翎、潘浩然(1990),辽宁工业品出口预测分析。预测,No. 3。
潘浩然、庄文武(1990),模拟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统计研究,No. 6。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自2010年以来在国内所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009、《气候政策压力下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实证模拟研究》、2011/01-2013/12、已结题、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引进课题,《中国经济模拟研究》、2010/03-2012/2、已结题、主持。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课题,《高速铁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2012/01-2012/12、已结题、主持。
兰新铁路公司横向课题,《兰新铁路成本效益评价与对策研究》、2013/05-2014/4、已结题、主持。
铁道部课题,《我国铁路现代化的作用与地位研究》、2011/05-2012/4、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市社科规划重大项目课题,《北京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2012/9-2013/8、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京沪高铁公司横向课题,《京沪高铁社会经济影响研究》、2012/10-2013/9、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13FJY008、《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及定量分析》、2013/11-2014/12、结题、参与。
国务院参事室主持的科技部课题,《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及其市场机制研究》、2012/9-2013/8、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26、《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2013/10-2015/07、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引进课题,《中国绿色CGE模型构建及绿色增长战略模拟研究》、2014/03-2017/3、在研、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校自主科研课题,《资源环境政策评价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发与应用》、2015/03-2017/03、在研、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科建设课题,《绿色社会核算矩阵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015/03-2016/03、结题、主持。
亚洲银行项目,《中国能源展望2030》,2015-2016、已结题、参与人之一,负责能源预测模型构建工作。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下基于CGE模型的北京能源优化结构与支撑政策研究》,2016-2018、在研、主要参与人。
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15-2016、在研、主持。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项目,《京津冀协同绿色增长: 基于生态耦合CGE模型的空间决策信息系统研究》,2016-2017、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联合国工发组织课题,《中国绿色企业评级标准制定研究》,2015-2018、在研、课题研究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84、《中国高铁经济理论解析框架及演化路径研究》,2017/12-2021/12、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人才项目,《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研究》,2018,结题,主持。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制京津冀多区域协同绿色发展社会核算矩阵》,2017-2018,结题,主持。
北京市体委项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2017-2018、在研,主持。
中国疾病控制防治中心,《基于CGE模型的流感社会经济影响分析》,2019-2020,在研,主持。
Projects involved in Europe before 2010: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006/04-2010/02: “Ecosystems, Societies, Consilienc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societal cost for best fishing practices and efficient public policies”, funded by EU Sixth Framework.
Consulting work at Experian Business Strategies, 2005/09-2006/03, UK: “Opportunities in the Chinese marketplace: learning from current regional trends.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of UK:
Project 1 between 2001/09 - 2004/04: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system in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co-ordinating with the British Tyndall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Project 2 between 2004/05 – 2005/08: “Innovation Modelling Comparison Project on the Pathways to a Carbon Stabilisation Economy”, co-ordinating with major European integrated modelling teams.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Leuven of Belgium, 1999/10-2001/08: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Flexible Mechanisms in Kyoto Protocol”, funded by European Commission.
联系方式
hrpan@bnu.edu.cn